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 详情
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让每一寸土地都“忙”起来——“内蒙古资源节约集约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3-02-25 13:57:18

土地资源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家万户。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用一系列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行动做出回答:把宝贵的土地资源用在当紧处。全区各地积极探索、科学规划,向“沉睡”土地要空间,向低效用地要空间,以农牧业用地和建设用地高效开发利用为核心,明确城镇开发边界管控线,深化土地综合整治,全面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深入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推进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努力走出一条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之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落好“关键子” 弹好“协奏曲”

沉寂了9年的呼伦贝尔市翔禹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闲置资产,“动”起来了!

2022年底,翔禹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的旧厂房焕发“新生命”。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把停产9年的呼伦贝尔市翔禹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列入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停产企业范围,按照“摸清家底、一企一策”原则,通过项目组合、股权合作等方式,利用当地中草药资源优势引进呼伦贝尔市北药中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投资1.2亿元,厂房装修和改造后将发挥药材仓储功能,2023年8月二期项目完成后,可以实现年收购药材1.85万吨,加工中药材饮片3000吨、销售中药材8000吨。

一手做减法、腾出新空间,一手做加法、发展新产业。一减一加之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土地是最宝贵的财富。内蒙古坚持系统谋划、科学规划,坚持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先后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土地综合整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深化土地综合整治促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及一系列配套细化措施,共同形成了“1+1+N”的政策体系,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全面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效激活土地资源资产价值,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积极探索土地资源价值化有效路径,切实把内蒙古的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让沉睡的土地“动起来”,让停滞的项目“跑起来”,让新项目落地“快起来”。2022年内蒙古超额完成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年度任务,已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3.3178万亩,处置闲置土地7.75万亩。2023年,批而未供土地已消化2.2622万亩,闲置土地已处置0.8296万亩,进一步盘活了土地存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活用“标准地” 精算“亩均账”

2月2日,丰镇市首宗工业用地“标准地”挂牌出让!

该项目位于丰川循环经济开发区丰镇产业园轻工业园区内,用地面积53320平方米,成交总价款811万元,拟建设内蒙古蒙和昌盛能源有限公司丰镇市综合能源站项目。

此次工业“标准地”落地见效,既是土地要素资源配置方式的新变革,也是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新实践。

“标准地”出让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2022年8月,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深化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细则》,明确到2023年底前,“标准地”在新增工业用地出让中的占比应达到30%,力争到2024年底前,实现全部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并逐步拓展“标准地”适用范围。

目前,全区12个盟市已全部出台“标准地”出让实施细则,2022年共出让“标准地”29宗,面积2301.86亩,出让成交价款1.3亿元。

活用“标准地”,精算“亩均账”。为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效益,内蒙古着力提升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设立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标准规范,将亩均收入转变为可以明码标价的“硬实力”来参与土地竞买,切实把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给亩均效益高的项目。

——各地区制定工业园区新增工业项目亩均投资、产值、税收等控制性指标,新增工业项目相关指标应高于当地工业园区控制性指标。

——新增工业项目容积率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各类建设用地容积率控制指标。

——盟市、旗县根据自治区工业园区亩均效益评价,对亩均效益排名靠前的园区或排名提升显著的园区,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对亩均效益排名靠后的园区,通过暂缓供地等方式倒逼提升亩均效益。

土地“再开发” 资源“再利用”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巴音嘎查,车辆穿梭、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今年达拉特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第一个项目——7800亩土地提质改造工程正式开工。

据了解,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通过垫沙、加施生物肥、深耕、秸秆还田等方式对土壤进行提质改造。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将显著提升,预计每亩平均增产40%。

稳面积、提产量,让每一寸土地都“忙”起来。去年以来,该旗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梳理已实施的各类高标准农田项目,组织申报22个符合国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项目。项目实施后,不仅可以解决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还可形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万亩以上,为该旗重大项目落地奠定基础。

近年来,内蒙古通过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让钱、地、人等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城与乡之间更高效地流动起来,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一盘棋”统筹推进,“一张图”实施到底,“一体化”全域发动。内蒙古有机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人居环境整治、耕地保护等各项工作,构建完整的任务表、工作链,促进空间科学合理布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022年,内蒙古批复实施增减挂钩项目63个,涉及土地总规模3.4万亩。在指标交易方面,与广东省达成跨省调剂协议,确定调剂节余指标7384亩、涉及金额22.15亿元;区内跨旗县交易16个批次,交易规模2380亩,交易金额2.1037亿元;旗县自用9个批次,使用规模1231亩。

与此同时,各盟市完成2022年自治区下达的25万亩耕地占补平衡建设任务,项目竣工新增耕地25.17万亩。还积极推动补充耕地统筹跨省交易,开展跨省交易补充耕地规模2.26万亩,交易后内蒙古将获取交易收益11.31亿元。

做优增量、盘活存量双向发力,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块地。内蒙古努力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取得新突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记者 胡芳 韩雪茹 阿妮尔)